序
在江西鹰潭市,应天山上,三峰山下,八百多年来书声琅琅,人才辈出。这个令无数有识之士向往的读书圣地,便是名冠江南的贵溪象山书院。
象山书院由南宋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陆九渊创办。书院以“明理”“志道”“做人”为办学宗旨,以求索探新、奋发向上为教学方法,以“心即理”学说为研究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天人合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主张学生要“收敛精神,涵养德性。”道在笃行不在空言,道在反求不在外骛。只要悟得本心,“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开启了“心学”这一哲学思想之门径。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王守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其心学论点主要有三:一是心无外物的“心本论”;二是“知行合一”的认识和实践论;三是伦理学说和修养论。认为理存在于心中,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人人可以成尧舜”。
“陆王心学”继承和发扬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十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宇宙为参照,以天下为己任,昂扬主体意识,存养善良本心,自强不息,克难奋进,以道济世,鞠躬尽尽瘁,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第158页)
“身之主宰便是心。”习总书记还说: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
今年是象山书院创建830周年。令人欣喜的是:本市陈炎成、金来恩二位老师编著了《陆九渊与象山书院》一书,这是一件很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情。编著者要我作序。感慨系之,遂缀上述数言,是为序。
中共鹰潭市委书记 曹淑敏